所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浏览次数:日期:2024-07-11

公 示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关于开展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经学院推荐和学校评审,拟评出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70项,其中,特等奖14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28项(详见附件),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3天[2024年7月11日—7月13日],在此期间若有异议,请与教务处联系(电话:62339198,邮箱:jyk@cumtb.edu.cn)。凡来信或来电举报,须签署或告知本人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

附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教务处

二〇二四年七月十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4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序号

推荐单位

成 果 名 称

成果第一完成人

等级

1

能源

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守宝

特等奖

2

安全

数字化技术赋能安全“一流”学科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吴建松

特等奖

3

安全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践创新“444”三驱动教学模式

王海燕

特等奖

4

地测

“三式”融汇的资源勘查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王绍清

特等奖

5

化环

“德能兼备”能源行业特色创新环保人才 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于彩虹

特等奖

6

化环

科工融合、交叉提质—能源矿业

类高校煤炭洁净利用相关专业升级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王建兵

特等奖

7

化环

思政铸魂、融合创新: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曹俊雅

特等奖

8

机电

新时代大学生智造创新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郝雪弟

特等奖

9

智能

矿山智能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文超

特等奖

10

管理

双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

尚煜

特等奖

11

力土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及实践

郭东明

特等奖

12

力土

求突破,谋发展——打造工程力学一流专业人才的“12345”立体培养体系

刘德军

特等奖

13

理学院

能源矿业类高校“三维SIP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

郭春晓

特等奖

14

教务处

行业特色高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汪文生

特等奖

15

能源

OBE视域下采矿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公益活动提质增效路径探索与实践

吴仁伦

一等奖

16

能源

智能采矿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虚拟矿山实习课程及教学体系研究、建设与实践

侯运炳

一等奖

17

能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双碳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

樊静丽

一等奖

18

安全

虚拟教研室“智能+”教学组织模式与高阶思维培养

朱红青

一等奖

19

安全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策略与实践

徐超

一等奖

20

安全

书院制背景下安全类本科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赵伟

一等奖

21

地测

新工科背景下测绘专业“1+3”教学模式构建与人才培养实践

阎跃观

一等奖

22

地测

面向测绘遥感新工科建设的“知识转化率” 教学范式构建与实践

孙灏

一等奖

23

化环

行业责任引领、工程实践助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化工原理》混合式教学改革和实践为例

张香兰

一等奖

24

化环

教师样板党支部引领能源材料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刘瑞平

一等奖

25

化环

基于机器视觉的矿物加工实验室智能监控与开放共享

王卫东

一等奖

26

化环

面向新工科的矿物加工课程群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徐宏祥

一等奖

27

机电

机器人技术数字化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赵建伟

一等奖

28

机电

面向矿山智能化建设的电气类专业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卢其威

一等奖

29

智能

以“程序设计竞赛”为牵引,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生程序设计与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周法国

一等奖

30

管理

三链合一,立体重构:国家战略新兴学科大数据专业的交叉融合型课程体系与OBE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张永亮

一等奖

31

管理

基于“SPOC+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郝素利

一等奖

32

管理

数智化背景下智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王阳

一等奖

33

管理

金师领航·金课赋能·金专铸就:能源矿业类高校经济管理课程群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仲冰

一等奖

34

力土

特色为基,实践为干,思政融合,质量保障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李涛

一等奖

35

力土

党建引领,创赛结合,理实融通的工程力学高质量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祝捷

一等奖

36

力土

新工科背景下矿业特色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贺丽洁

一等奖

37

理学院

新工科、新商科背景下融入思政教育的大学数学创新人才培养建设

吴楠

一等奖

38

文法

主体交叉·链条贯通·知行融合:新文科背景下应急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

谭爽

一等奖

39

文法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究

李倩

一等奖

40

文法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建-育-评”教学模式改革

贾培培

一等奖

41

马院

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季洪材

一等奖

42

体育

构建四位一体体育教学模式,打造强特色体育品牌课程,赋能一流人才培养

王耀东

一等奖

43

能源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材编写、出版与应用

潘卫东

二等奖

44

能源

矿业传承与能源转型,矿业类高校一流能源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能源概论类特色课程建设与实践

郝宪杰

二等奖

45

能源

“能源开发概论”课程思政4S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张锦旺

二等奖

46

安全

消防工程系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

赵金龙

二等奖

47

安全

需求机制牵引下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刘伟

二等奖

48

地测

产学研协同下的测绘遥感“理论-实践-应用”贯通式教学模式构建

赵恒谦

二等奖

49

化环

数字化与科教融合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马妍

二等奖

50

化环

矿物加工工程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黄根

二等奖

51

化环

双碳背景下碳储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实践与探索

韩鹏

二等奖

52

机电

面向新工科创新人才的机械课程群改革

刘雨薇

二等奖

53

智能

从编码到电路:用FPGA探索人工智能

蒋磊

二等奖

54

智能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一流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李佳静

二等奖

55

智能

创质交融:大模型与搜索引擎驱动下的“新质生产力”多维度交叉融合的教学创新体系探索

闫琰

二等奖

56

管理

工商管理双一流本科专业“思政课程群”聚类建设与实践

孙旭东

二等奖

57

管理

多维融合、赛教互促: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与实践

程璐

二等奖

58

力土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

王振波

二等奖

59

力土

“以学生为中心,以矿业为特色”的国家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

李明耀

二等奖

60

力土

结合思政与科艺的工科类高校“美育通识课程群”模式和实践路径研究

李晓丹

二等奖

61

力土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

张小燕

二等奖

62

理学院

工程教育观下大学物理理论和实验课程交互融合教学成果

刘菊

二等奖

63

文法

错位发展法学特色,深耕精刻育人能力

卜素

二等奖

64

文法

《能源英语》系列线上线下融合ESP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陈曼

二等奖

65

文法

创新教育观引领下“一带一路”法学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张榆青

二等奖

66

文法

启发式教学法推动《政治学说史》 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郑旭涛

二等奖

67

马院

以“数字思政+国家战略+马克思主义大讲堂”创建大思政矿大新样本

曾祥明

二等奖

68

马院

“1+2+3”一体化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

颜玫琳

二等奖

69

马院

以“四链联动”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曾庆桃

二等奖

70

体育

重德技、厚基础、强实践:大学体育健康课程学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杜俊儒

二等奖